"華僑故事我來講"泉華博第五期小講解員培訓班圓滿收官!
發布時間:2024年07月18日 來源: 閱讀134 次
在這個絢爛多彩的夏日,"華僑故事我來講"第五期小講解員培訓活動在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圓滿落幕。20位小講解員不僅深入了解了泉籍華僑先輩的奮斗歷程與輝煌成就,更在互動體驗與專業培訓中,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提升了綜合素養,成為了傳承華僑文化、弘揚華僑精神的閃亮新星。
專業培訓,收獲滿滿
語言表達和形體禮儀是講解員的基本課程,培訓期間,社教老師注重培養學員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訓練儀容儀表,讓他們學會用準確、清晰、生動的表達和熱情大方、從容得體的儀態來進行講解。夯實基本功,提升學員們的自信。
特色活動,創意無限
1.泉州門楣與衍派傳芳的千年故事
華僑大學“客從何處來”暑期社會實踐團的大學生志愿者為小講解員們講述了不同家族在泉州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形成各具特色的衍派文化。博物館社教老師帶領小講解員們參觀“根脈尋蹤——南洋華裔族群尋根謁祖綜合服務平臺展示體驗館”,讓他們近距離體驗姓氏、族譜、宗祠、華僑民居等深厚的泉州家族文化底蘊,小講解員們還親手制作了代表自己姓氏與衍派的小書簽,將這份獨特的文化記憶帶回家。
2.閩南童謠
閩南童謠又稱“讀冊歌”,是以閩南方言創作和傳唱的兒童歌曲。小講解員們跟隨社教老師探究閩南童謠的起源,學習閩南話讀音,并錄制視頻成品。閩南童謠節奏歡快,感染力強,也是小講解員們最喜歡最感興趣的部分。
3.南洋花磚與掐絲琺瑯的邂逅
華僑民居是泉州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泉州僑鄉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產物,南洋花磚則是華僑民居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小講解員們在社教老師的引領下,用掐絲琺瑯的工藝創新完成了南洋花磚制作,兩者的完美結合展現了泉州多元包容的華僑文化。
結業考核,未來可期
成為小講解員,這是新的身份,也是沉甸甸的責任。通過不斷地講解實踐,學員們在一次次練習中,不斷增強自信心,突破自我,僅用短短兩周時間,迅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小講解員。考核現場,學員們精神飽滿、熱情洋溢、舉止大方、講解流暢,展現了自己獨特的風采,為此次學習之旅交上了滿意的答卷。
結業儀式上,華博館陳忠鋒副館長為各位小講解員頒發了結業證書,并向順利通過考核的各位學員表示祝賀!今后這些小講解員將利用節假日和周末的時間參加華博館的志愿講解服務。
我們堅信,在未來的日子里,這些充滿活力和熱情的小講解員們將成為華僑文化的傳播者、實踐者、守護者!